南京市江宁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南京市江宁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秣陵街道社区“超大”,“治”有办法
发布时间:2024-05-23     浏览次数:     来源:

一直以来,秣陵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秣陵街道下墟社区成立于2007年3月,辖区面积8.8平方公里。现有14个居民小区,总户数1.5万余户,常住人口4.8万人、流动人口7万人。近年来,下墟社区积极探索超大型社区治理路径,先后打造了“一中心两站一家”的工作阵地,社区基层服务和民生实事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党建引领强引擎 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

下墟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品牌创新,以“大党建”工作格局和综合服务体系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采用“1+N+X”的工作模式,探索出1234工作法,依靠常态化运营,精准聚焦基层治理。

一个品牌:即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两线融合:以“线上+线下”为支撑,突出以人为本的主题;三类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类、公益普惠类、精准聚焦类的三类服务;四个覆盖:“线上线下”全时段、“场内场外”全空间、“0—终老”全生命周期、“市场公益”全功能,真正从“个体—家庭—社区—社会”四大维度构建全时、全域、全龄、全能的社区综合服务体系。

二、党建网格共融合 推进基层治理“一站办”

下墟社区将党建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在万科、合家打造了党群服务站,在千花溪、润龙锦园、骏景华庭、中冶天城等打造了党群微家,推进了党建阵地与网格阵地共建共享。

依托这些党群服务中心、微家阵地,发挥社区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的“红色先锋”作用,纵深推进“红色代办”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集中办”“一站办”,为辖区孤寡老人、弱势群体提供“上门办”“审批代跑”。

同时,发挥社区网格化党组织“红色后盾”作用,聚集群众关切,开展了“邻里学院”“花园•圆桌派”“解忧杂货铺”等多场“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三、多元联动聚合力 拧紧基层治理“一股绳”

合作共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趋势和方向,下墟社区通过“1234”工作法将志愿者和共建单位拧成“一股绳”。目前社区在册志愿者550多名,发展“青禾之家小小议事员”“不墟此行”爱乐志愿服务队、“共享花园”书香志愿团队等多个不同类型的志愿分队12支,通过“定期考评”“定点招募”“定人培育”的方式引导社区居民从服务对象转变为社区建设志愿者。在党建引领下,引导居民们参与自治,共同解决社区内公共事务,让社区公共空间营造更有料、更立体。

此外,社区围绕“组织联建、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总目标,先后与辖区12家单位党支部进行共建共学,将共建单位资源转化为满足居民需要的各种服务,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四、党群共治优效能 团结基层治理“一条心”

社区坚持履行“民众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及时解决民众的细、小、急、难、愁等问题,以“花园•圆桌派”的形式,每期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成立协商治理小组,借鉴“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将柔性治理思维运用到社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中。

“花园•圆桌派”开展以来,共处理邻里纠纷12起,形成小区行为守则和生活规约8份,2023年以来,社区12345投诉类工单量同比下降32.2%。“花园•圆桌派”采用“居民反映—社区核实—议题产生—共商共议—议案落实”自治路径。

五、综合服务惠民生 促进基层治理“一家亲”

下墟社区聚焦居民实际需求,打造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让邻里融合从“共享花园”开始、邻里分歧在“花园•圆桌派”化解、邻里友爱在“青禾之家”萌芽、邻里互助在“邻里学院”结果。

其中,“书香小叙”“康乐小需”“美艺小序”“幸福小续”等志愿服务活跃在社区中心空间运营、突发公共事务、特色服务活动、学术支持等领域,形成了八大服务版块,实现服务社会化、主体多元化、互助邻里化,志愿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