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打造楼宇经济、试点股份制固化……东山街道骆村社区深入推进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集体经济增值渠道,不断做大集体经济“蛋糕”,让社区股民切实享受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2017年,骆村社区总资产达3亿元,资产总量位居全市社区前3名。
盘活集体用地,产业园“腾笼换凤”
曾经的骆村工业园内,低矮的厂区内多是以加工、制造、包装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011年开始骆村社区着手产业升级,逐步淘汰“三高两低”企业,开启了骆村工业园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华丽转身。
如今的骆村工业园已经变身为兴民科技产业园,社区“腾笼换凤”,相继清退出10多家“三高两低”企业。2017年引进的韦尔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重大原创性技术创新项目实施基地,同年引进的南京全控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骆村落地后,2018年年初就收到了超过上年全年的订单量,像韦尔博、全控这样的科技型企业在兴民科技产业园已经引入了10多家。
除了工业企业“腾笼换凤”,一批长期扎根骆村的企业在社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也不断加大技改等投入,寻求自我转型。南京杰钧电子有限公司(原杰腾电子),通过合并、整合,将分布在其他地方的企业整合到骆村,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目前已准备上市。
楼宇总部经济形成新增长点
2010年开始,骆村社区自筹资金80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18000平方米,高16层的骆村大厦。如果说园区企业的更迭、转型升级仍然停留在园区经济,骆村大厦“一幢楼”则是园区经济向楼宇经济转型的标志,承载了骆村集体经济的未来定位。
骆村大厦自建成以来吸引了金融、保险、建筑、教育文化等行业的国企、民企前来进驻,目前已经引进了近30家科技研发企业。骆村大厦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进驻企业的门槛,招商更加倾向于研发、商务型企业,着力发展楼宇总部经济为核心的集约型经济。在“一幢楼”内不再是工厂林立,噪声四起,而是在办公桌前涌现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股份制固化,股民乐享发展红利
近日,东山街道骆村社区的世居户老潘全家领到了社区的股金分红6240元,比去年多出了240元,全家都洋溢着喜悦。和老潘一样,骆村社区的1065户股民都在元旦前收到了2017年的股金分红,红利年年涨,社区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园区经济的转型和总部楼宇经济的发展,都为骆村社区集体经济壮大凝聚了强劲的动力,转型“果实”在股份分红过程中让社区股民切切实实享受到了红利。2017年,骆村社区成为南京市第二批股份制固化试点社区。
实行股份制固化,即“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可以避免因股权频繁调整而带来的周期性矛盾,也让世居户明确自己所拥有的集体资产股份份额。从2017年4月开始,骆村社区着手股份制固化工作,固化股份得到了社区股民的认可,通过股份制固化,当年新增股民300余人,扩大了股民范围,增加了股民收入,让世居户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